藝術留學院校應該如何選擇?我應該選擇什么專業(yè)什么學校?怎樣才能真正了解一所院校?怎樣才能確定一所院校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畢業(yè)后我又該何去何從?師資、設施、強勢專業(yè)、課程設置、就業(yè)支持、學校or專業(yè)排名、錄取標準...哪些要重點考慮?萬事開頭難,留學第一步:擇校,必然是很多同學頭疼的問題,如何選擇好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開啟完美留學生活?關于擇校,我們和羅德島招生顧問Jennifer聊了聊,如何用六個步驟確定最適合自己的院校。
Step 1
Research into the different things
that you may possibility like doing as a career
第一步,是嘗試去研究不同的設計可能,這也許會成為你未來的發(fā)展職業(yè)。目前我們要申請的學生大部分還是高中生,這些學生沒有太多的動手的經驗,他們可能有自己著迷的東西,那這個時候就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深入研究,然后去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也許它就會變成你未來可發(fā)展的職業(yè)。
在高中階段,你可能會對很多藝術設計類專業(yè)很模糊,比如什么叫平面設計、什么叫陶藝、什么又叫做服裝設計?這些專業(yè)具體是在學什么?真正的平面設計包含的是什么?
所以當你不明白這些專業(yè)的真正含義時,不如先做一個列表,把你感興趣的東西都寫在紙上,然后再去尋找一些把可能變成現(xiàn)實的方式。我們先去嘗試它,然后慢慢細化你將來想發(fā)展的方向。
比如說服裝設計,當我們去談論服裝設計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一些大牌,Chanel、Dior啊什么的,或者是一些女裝的品牌。但服裝設計中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劃分,比如運動裝設計、男裝設計、內衣設計、童裝設計、還有一些孕婦設計。
再比如建筑設計,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城市里,不妨沉下心來去觀察留心一下周圍的建筑,這些設計都是非常好非常精美的。如果你用心去看,就會對這些設計產生敬畏,而這些也可能會成為你的靈感。
還有電影動畫制作留學、影視制作相關專業(yè),電影不僅僅只限于一些電影的大制作,現(xiàn)在因為網(wǎng)上的社交平臺越來越多,大趨勢導致我們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視頻制作中。很多的大品牌也在推出自己的視頻平臺,去展示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品牌理念等,所以這個領域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平面設計的話其實也是一個大系,它里面包括了很多,比如UX\UI,就像我們平時用的一些app和網(wǎng)站的視覺化設計都是UI設計里的一種。在很多招聘的app上都能看到對平面和交互設計師的巨大的需求。
自然光線學員作品集展示
以上時比較常見的設計專業(yè),還有一些,比如比較少見的玻璃制品設計、陶瓷制作、面料設計等。我們可能通常都會覺得,如果我學這個專業(yè),畢業(yè)要做什么呢?
其實這些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很多都被大牌錄用,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你今天不用明確我要學什么專業(yè),首先需要把基礎打好,準備一個很好的作品集去申請你想去的院校。在你申請之前只要想清楚你要申請怎么樣的一個院校,再往前倒推的話就是要知道自己想學什么類型的設計。
不要在這個階段覺得有壓力,想我以后要做什么工作。不如先從你的自身興趣來想,所以現(xiàn)在要讀大量的雜志,看大量的線上期刊等等。作為設計或者專業(yè)的學生來講,需要看很多設計感很強的資料,這些圖片有最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很多的vlog,很多的人都在做vlog。這些東西可以給你很多的資訊,你不斷的點擊相關超鏈接去看,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靈感和很多很美的東西,這樣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自我的過程。
現(xiàn)在很多設計師會出一些每日vlog,介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你在看這些設計師的日常的時候,就能明白設計師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樣的。同時也可以問自己這是不是適合自己。
在你不斷研究調研的時候也可以不斷地問自己,這樣的工作我能不能做5-10年的時間。人的一生是很長的,但大學的生活是四年,如果你還繼續(xù)讀研究生的話,加起來就是6年。你學習的過程有6年,未來還要工作,工作的話就要仔細想一想我是否還要繼續(xù)這個專業(yè)。如果厭倦了的話,不妨就嘗試一下其他的東西。不要再繼續(xù)浪費時間。
這里最想提醒大家的是切記閉門造車,不要總是悶在自己的房間里去想。一定要去嘗試,你去嘗試了,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不合適,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藝術中有很多的專業(yè),為了更了解自己而去嘗試更多不同的東西非常重要。
Step 2
Hands on experience with design
第二步就是親身體驗去設計。你可以去參加一些很短期的課程,甚至是只有一個周末的workshop。我就有過很多從討厭到愛上一樣東西的經歷,這其實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可能是從探索變成得出有效結果的過程,結果可能還會驚艷到自己。
如果你不喜歡報班學習的話,也可以在網(wǎng)站上找一些制作的教程,自己去做一些項目,其實這也是一個收集經驗了解自己的過程。
自然光線學員作品集
Step 3
Never be afraid to ask lots of questions
第三步是不要畏懼問問題。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一種更佳的方式:去一個公司實習。其實作為學生,跟真正的設計師談話聊天的機會是很少的,那么我們不如就轉換思想去做設計師的助理,和他們一起工作。
在和設計師朝夕相處工作時,你問的問題他隨時都可以解答,還可以講授給你很多工作上的技能,你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先記下來,不要害怕問問題,不用在意。
你還可以多結交一些這個行業(yè)中的人,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授課的老師,都可以作為朋友在交流中了解到這個行業(yè)。結交方式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甚至可以給設計師po的東西點贊!~
也可以參加幾場設計相關的講座和論壇,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壓力很大,因為學習的時候不會有提綱啊什么的。那另一個方法就是去瀏覽學校的講座論壇活動啦。
Step 4
Art&Design School vs.Universities
如果你去藝術院校的話,每天要連續(xù)上8個小時的課,要長時間的動手制作。然后8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后,還有12-16個小時去做課下作業(yè)。這樣一個星期算下來,需要你花費80個小時在工作室里不停的工作,這是學習藝術設計的學生的真實生活。
當你畢業(yè)之后,就會從畢業(yè)生變成設計狗,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你的設計上。所以畢業(yè)的時候就要想清楚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在你申請之前也要考慮清楚,在申請之前也計劃好。
Parsons、RISD、SVA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等院校都有自己的夏校,6周足以讓你了解院校內的學習生活,如果你在六周內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和專業(yè),那就不用再浪費自己的四年甚至六年的大學生活。
大學的話,和藝術院校就完全不一樣。這里有很多的學科,會有不同的專業(yè),比如歷史、哲學、數(shù)學這些。除了工作室作業(yè)和關于藝術設計的研究以外,你還要去學習一些其他的課程,這就是一個不一樣的工作量和選擇了。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專業(yè)的設計師或藝術家,那么從綜合類院校出來肯定沒有藝術院校專業(yè)有優(yōu)勢。但是有一點好處是,你的職業(yè)選擇會更加廣泛。
當我們選擇學校的時候要考慮什么呢?還是要做一個列表,去查這些專業(yè)和大系劃分是什么樣的,再細化到哪些院校有你想讀的專業(yè)。
自然光線學員國外院校作品集展示
Step 5
What to look at when researching about the schools
選擇學校時應該考慮的因素,首先:要了解院校的基礎年。因為在高中的時候,大家都是沒有學過大學基礎課程的,所以很多大學第一年會著重于幫助學生鞏固好基礎課,挖掘學生的專長。這也是學校為什么會安排一個基礎年,因為你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擅長的地方。有些同學可能對平面設計比較敏感,有些可能對環(huán)境空間比較敏感,這個時候學校就會幫助你找到你的強勢專業(yè)?;A課會有很多很多的作業(yè),做作業(yè)過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長處。
學校的整體排名是否靠前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有沒有可轉換的學分,有些大學的課程是沒有學分的,只有通過或者不通過。如果你去了很不錯的大學,但中途想轉專業(yè)也不能再轉了,所以最好還是要給自己留一些選擇。你要系統(tǒng)詳細地考慮很多因素,不能因為一個學校很有名就選一個學校。
第二你要去看這個學校的教學理念。因為設計的真諦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有些學校很注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思維、和未來的領導能力;有些學校的教育理念非常著重于動手能力。
同樣是全球最頂尖的藝術院校,秉承的教育理念可能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你要進到學校里面,和學校里的學生交流,譬如去學校的論壇結交朋友,了解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學校是哪一個。
第三一定要看班級的規(guī)模。以羅德島為例,一個班里是10-15個學生,這就是羅德島為什么很難進的原因,因為班級容量很小。
羅德島秉持的理念就是學生要不斷地去解決問題,這就會讓每個老師分配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更多。羅德島大學一年紀的時候大概有400名學生,整個學院也只有1500名學生。像紐約的一些大學,一年級就大概有1500名了。所以羅德島相對就會有十倍的空間提供給學生,也會有更多的師資匹配。你是想去一個有廣闊空間地小城市?還是創(chuàng)作空間非常小的大城市?
其次要考慮天氣,當時我去羅德島的時候,天氣總是很陰暗很冷,但是如果你去了西海岸的話,就可以享受生活,但你要在西海岸生活的話需要會開車,因為我不會開車所以我只能去小一點的城市。
還有你還要尋找自己的精神生活,因為你要在那里待四年。在羅德島學習的話,一周大概有80個小時的時間去做作業(yè),其他的學??赡芫蜎]有那么多作業(yè),除去上課的時間,還可以去逛街吃東西逛美術館。
當然還要考慮一個地區(qū)的安全問題,如果你要去一些大城市比如紐約、倫敦,就需要關心一下安全問題。小城市比較安全但是沒有其他地方玩。所以大家還是要選擇一個適合你自己的地方。
自然光線學員作品集
Step 6
Timeline for research and planning
第六步是前期調研和規(guī)劃時間表。美國的九年級時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三,這個時間時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確定要申請國外的院校的話,那就只有三個暑假的時間了。
這三個暑假的時間非常非常非常寶貴,你需要一個暑假去嘗試綜合類大學,一個暑假去嘗試藝術學院,還有一個暑假嘗試其他國家。所以一定要早一點研究下自己想嘗試的東西,去實際感受一下,同時也需要去周邊的學校多看一下。
除了去學校體驗,暑期也應該去嘗試實習工作,這樣可以豐富簡歷、提高競爭力。在學生申請學校之前,不僅要準備自己的作品集,同時還需要個人CV,你的簡歷上最好有一些實習經歷,這樣學校就會知道你很想進入這個行業(yè)學習,很認真。
提問環(huán)節(jié):
Lu同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呢?
第一個就是作品集了,如果Lu同學真的很想知道作品集的詳細情況,那就在下周三的同一時間來關注我們的直播吧。下一集是講作品集,我們會用一個小時告訴你。
今天簡單說下作品集的主要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你的基礎技能;第二部分是你的創(chuàng)造力;第三部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最好從初三就開始準備,先豐富自己的經歷,實習的經歷越早準備越好。有學生最后一年的暑假問我要怎么辦,但是他已經沒有時間,所以真的最好提前準備!
秦同學:學藝術真的一定要去羅德島、SVA等這樣的名校嗎?
選擇學校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擅長什么。學校的排名也非常重要,因為當你在好的學校,周圍的人和學長學姐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有些公司會直接在學校雇用優(yōu)秀學生,有很多的好機會和好的人際關系網(wǎng),像羅德島就有職業(yè)規(guī)劃的幫助,給學生提供職位。
其實每一個很出名的學校,都會有一個專門的職業(yè)規(guī)劃部門去幫助學生,這真的可以說是一勞永逸的。當你80歲了你想找工作的話學校也依然會幫助你,因為你是他們的畢業(yè)生,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去好的學校的重要原因。教育很重要,畢業(yè)后的幫助也是很重要的。
學校也是你整個人生的一個品牌,當你畢業(yè)后,你的畢業(yè)院校代表了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張同學:羅德島和布朗的雙學位如何早申請?
這個錄取的百分率非常低,因為你要同時申請兩所學校,并且告知兩所學校你在同時申請,然后還需要同時被兩所學校錄取才能拿到雙學位。除了建筑專業(yè)其他專業(yè)都是四年,建筑讀雙學位需要六年,其他專業(yè)則要5年。
范同學:羅德島對作品集有哪些偏好?是做自己感興趣的就好了嗎?
羅德島設計學院作品集要求會比其他學校更難,現(xiàn)在應該是最難被錄取的,因為它是前一百名的全球院校中唯一一所藝術院校。如果泛泛而談的話,幾句話就可以帶過了,簡而言之的說,還是展現(xiàn)你的基礎技能,運用不同的媒介和技能,必須有很強的手繪能力。一些產品3D設計師、建筑設計師只會用電腦作圖,這樣的人是不能被羅德島錄取的,這一部分占三分之一。
你的作品集所含的媒介要豐富,比如加入水墨、科技、油畫、裝置等,不能一個素描就結束了。一個作品集就是給招生官一個機會了解你,你要讓招生官知道你是可以用很多方式解決問題的,你不可能每個技能都做到特別好,但是你要讓他看到你是愿意嘗試新的東西。一個作品集里面有20個作品,最少要用到8種媒介和方式。
另外的三分之一就是要展示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剩下的三分之一的部分就是設計的應用,你要把概念、實用性等混合到一起。
一個作品集中的20個作品大概每個需要20個小時,所以算下來一個作品集需要400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早一點開始準備,這樣就會舒服很多,不要拖延時間。
王同學:項目的調研需要展現(xiàn)什么呢?
美國藝術留學作品集中,20個作品集里面3個是可以展示過程的,需要你大概展現(xiàn)出概念是什么。
非常重要的是,每個作品集是整個版面出現(xiàn)在招生官電腦屏幕上的,所以圖片放太多的話,招生官是沒辦法放大聚焦看清你的細節(jié)的。所以一頁上面大概放三個圖片這樣,盡量讓招生官一眼就看到你的作品。
展現(xiàn)的重點是不同的能力,要在一個略縮圖上展示各種不同的技能,同一個風格一到兩個就可以了,切記不要出現(xiàn)相同風格的系列創(chuàng)作。
Nico:今年年底要申請研究生,要怎么去計劃自己的作品集?
因為羅德島的班級體量都很小,所以羅德島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有就是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
所以如果是申請研究生的話,要在作品集中表現(xiàn)出你的工作經驗與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有什么關聯(lián),還有你之前的專業(yè)會怎么幫到你今后的專業(yè)。
-Jennifer Chung-
RISD Admissions representative
羅德島招生顧問
Jennifer Chung在巴黎、香港、美國和加拿大長大,2007年在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Island School Of Design)獲得學士學位(榮譽)。之后在帕森斯巴黎校區(qū)繼續(xù)學習,畢業(yè)后在巴黎為迪奧(Dior)、J·馬斯克里(J Maskrey)、范思哲(Versace)和梵克雅寶(Van Cleef&Arpels)擔任設計師,為品牌在亞太地區(qū)舉辦國際活動,指導品牌方向的設計與市場策劃;2013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是亞洲第一家多感官展廳(The Popsy Room)的創(chuàng)辦人,并被時代雜志評為“亞洲第一個藝術食品配對專家”。2015年榮獲《透視》雜志評選的“40 under 40 design”獎項,并獲得國際認可。
Jennifer Chung專注于奢侈品牌活動,客戶包括卡地亞(Cartier)、梵克雅寶(Van Cleef&Arpels)、YSL、軒尼詩(Hennessy)、IWC、Nesspresso、SKII等眾多知名品牌,同時她也是設計師兼策展人,是村上隆、Kaws等藝術家的合作伙伴,與英國領事館、德國領事館和法國駐港領事館共同策劃展覽,以及與K11基金會合作開展多個項目。藝術廚房及展覽空間曾受邀登上《Art Basel》、《Elle》、《Lifestyle Asia》、倫敦版《WallPapers》等刊物,并被香港旅游局選為香港代表,成為Discovery Chanel的專題人物。
自然光線為你分享更多話題:
RISD現(xiàn)任招生顧問線上課:解讀美國藝術留學院校、作品集申請指點迷津
外國藝術留學申請_學科占比_藝術留學院校專業(yè)offer申請結果匯總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xiàn)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