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攝影作品集培訓總結的采訪,他靠著攝影作品集中20幾幅作品,拿到了美國攝影專業(yè)前10院校中7所院校的offer大滿貫!更有來自4所院校的1210400人民幣獎學金?。?!這7所院校分別是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普瑞特藝術學院、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加州藝術學院(CCA) 馬里蘭藝術學院、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而這一切,全都始于喜歡看火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的攝影專業(yè)作品集吧!
俗話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玩攝影真的窮三代嗎?器材重要,還是創(chuàng)意重要?攝影需要關注什么?什么樣的作品集才叫純粹?來看看Guancun同學怎么說吧。
攝影作品集培訓總結
Q:Guancun同學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攝影作品集培訓基本情況吧,比如作品集準備周期大概多久?里面有幾個項目,這些項目大概是什么內容?
作品集里面有放進了一些最近三年拍的照片,刨除這些舊作品的話,正兒八經的作品集準備是從去年的八、九月份開始的,所以其實準備周期也就半年左右。
我的攝影作品集里有三個項目,第一個是用一種自己動手做的叫pico camera的相機拍的,就是一個木盒子,然后采用小孔成像的原理,用三成色的膠片拍出來的照片。
第二個項目是拍的姥姥姥爺他們那個年代留下來的雜七雜八的老物件,包括毛主席紅寶書啊、毛主席像章之類的東西。
最后一個項目是關于旅行的主題,里面包括一些風光片、火車的照片、還有一些其他的人文類的東西。
除了這三個項目還有兩張我畫的畫,這四大類組合到一起,一共二十多張作品這樣。
Q:作品集的主題是怎么選定的呢?關于主題,老師有沒有給你提一些建議?對你的作品集創(chuàng)作有沒有幫助?
主題是和老師一起商量出來的,選主題當然是參考了老師的意見的,幫助那當然也是肯定的!
我的攝影作品集培訓老師是李老師,之前上課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不能老是只拍火車,天天拍火車太單一,讓我多嘗試拍一些別的,不一樣的東西。我自己想想也是,所以就開始拍拍別的風景啊、靜物啊之類的,后來作品集里的主題就寬闊一些了。
他還給我講了好多攝影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我都挺有用的。比如各類的相機的使用都給我大概介紹了一遍,我覺得這些知識對我和我這個作品集有很大幫助,像選擇相機、選擇器具、拍攝手法都是攝影作品集種至關重要的點。
Q:那你在來自然光線跟著李老師上課之前,總是偏愛拍火車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拍火車,最開始是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看火車,大概三四歲的時候我就愛在鐵道邊看著路過的火車。
看多了慢慢就發(fā)現,火車和飛機、汽車一樣,很多火車每隔幾年就會因為消耗老舊被淘汰。后來我就覺得一輛火車被淘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太可惜了,就想用一種方式記錄一下,我找到的記錄的方式就是拍照。
最開始拍的時候,單純的就是車來了就舉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一張。后來覺得這樣拍太沒有意思了,而且沒法體現出火車的美感,所以自己就逐漸的開始尋找機位什么的,有好多時候為了拍到一張滿意的角度甚至需要跋山涉水的,后面慢慢的就拍的越來越好了。
〖學過藝術的同學應該能體會到,學習中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因為藝術類專業(yè)的教育需要很強的度的把控能力,老師既不能給予太多的指導,干涉學生自身的想法,也不能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坐視不理任由學生發(fā)展。藝術專業(yè)的學習中,老師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是至關重要的。
自然光線一直認為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發(fā)展與老師密切相關,為了促進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快速成長,特設了全國教研中心,全國教研中心會時刻關注國際藝術教育的趨勢和動態(tài),制定教研目標和內容,保證學生們得到的是最完善的教學方式和最新的教學理念,并監(jiān)管課程的完成度、保障教育內容的品質。
全國教研中心在多次研討后認為藝術教育的核心應該放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上。創(chuàng)造力是藝術學習中最重點之一,我們鼓勵學生們努力嘗試、實驗,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
像Guancun同學創(chuàng)作攝影作品集期間,李老師就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引導他不嘗試新的創(chuàng)作,挖掘自己更多的潛能,最終得到題材豐富的作品集?!?/p>
Q:那你覺得自己來自然光線之前和之后拍攝的火車有什么不同嗎?
有不同,但準確的說,不是說拍的火車有什么不同,而是我對攝影的態(tài)度不一樣了。
以前拍照是單純的拍一個好看,也就是那種所謂的糖水片,來自然光線上完指導課之后,開始覺得拍照并不是拍一個多好看的糖水片,而是把自己的感情和想表達的東西放到照片里,這才是最關鍵的。
也開始明白了,真正好的片子不是簡簡單單按一下快門就拍出來的,好的照片是哪怕只是一個街景,也能拍出攝影師想表達的深意。像很多攝影作品其實是想表達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比如戰(zhàn)爭、不平等、社會不公,以及人性的幽暗等等。
所以上課前后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李老師的指導,我明白了如何運用一些攝影上的手法來拍出我想表達的東西,我覺得這一點在攝影的學習中是很重要的。
〖攝影有很多的類型,比如商業(yè)攝影、紀實攝影、新聞攝影,這門以實用為目的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科,每個方向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好的攝影作品已不再是簡單的端相機按快門,評判標準也不是“拍得清楚“就好。
隨著我們思想厚度的加深,慢慢有了純藝攝影這個門類。照片好看是初級玩法,最應該關注的是照片背后攝影師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表達的欲望和創(chuàng)意,甚至用攝影展現自己的哲思。
所以在攝影專業(yè)的教育中,自然光線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對攝影的正確態(tài)度,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從側面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作。〗
Q:自然光線非??粗貙W生作品中的創(chuàng)新,那你來自然光線之后在攝影上有過一些新嘗試嗎?
有的,比如我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嘗試了用自己動手的做的相機去拍照。
這個相機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把一個小金屬片上面打一個小孔,再把這個金屬片黏到一個純黑的木盒子里頭,這個木盒子要保證是完全密封的,然后在測算好距離以后,用一個隔板放到木盒子后頭,把膠片放置到隔板和木盒子中間,再通過計算它的光圈是多少、拍攝的時候用的快門時間是多少來拍照片。
這個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畢竟之前沒有嘗試過自己動手嘛。
Q:自然光線另外非常看重的一點就是對學生跨學科思維的培養(yǎng)了,你在自然光線學習期間有沒有參加過一些跨學課的workshop?有沒有什么收獲?
有的,暑假期間參加過一個和平面設計、交互設計的workshop,是我的攝影老師還有平面設計和電影專業(yè)的老師聯合做的一個workshop,我主要負責作品最后的拍攝。
我覺得在workshop中最大的收獲一是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二是體驗到了不同學科是怎么互相交融的,也在這里面收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平面設計專業(yè)的同學對空間的分布和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會比攝影專業(yè)留學的學生要細膩一些,這樣的話我通過小組合作也吸取到了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幫我在攝影中的構圖能力方面提升了一下,讓拍攝出來的畫面更加充實,細節(jié)也處理得更加細膩。
〖大家在選專業(yè)的時候應該能感受到海外院校對系和專業(yè)的細分程度,我們的知識劃分愈來愈細,系別的劃分也越來越細,這樣有利于同學們在某一專業(yè)領域的發(fā)展。而在細分類別的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各大院校對跨學科的強調,以促進學生超越固定分門別類的領域,整合其他專業(yè)的知識創(chuàng)造出新成果。自然光線在這一方面與國外名校無縫對接,引入海外藝術院校系別劃分和跨學科體系。
為了有效的進行跨學科思維的學習和訓練,自然光線會不斷地為學生提供跨學科workshop,集結多名專業(yè)老師和個專業(yè)的同學一起進行思維風暴與跨界探索,通過可行性分析-思路整合-迭代過程-優(yōu)化項目-最終展示的過程,讓學生在跨界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的實踐過程中提前適應海外教育模式,鍛煉合作能力和專業(yè)上的綜合能力?!?/p>
Q:大家都知道海外院校都很重視學生作品集中跨學科能力的表現,你的作品集中幾乎都是攝影作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跨學科作品集的呢?
我的攝影作品集中沒有加入太多跨學科的內容一是我很純粹的比較熱衷于攝影,第二呢,我的想法是想將攝影作為一個出發(fā)點,慢慢往外拓展。未來某一天自然就會碰上需要其他學科的知識去支撐的點,比如平面、交互,甚至時尚啊這些,這個時候我再向其他的學科發(fā)展。
我覺得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就是看好當下眼前的路,把當下最需要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這樣等我到岔路口的時候,就有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也能把后面的路走的更好。當我遇到攝影的局限性帶來的困難的時候,我肯定會想用別的學科去幫助我在攝影作品集上的提升,但是我目前這個階段,我覺得自己當下攝影的東西其實足夠了。
〖雖然Guancun同學的攝影作品集培訓中沒有其他同學很明顯的跨學科項目,但攝影其實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比如風景片需要地理、建筑、氣候、光學等方面的知識;民俗片需要了解宗教、人文等方面;紀實攝影則需要哲學、歷史、社會學等方面的廣泛了解;器材的研究更需要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如果攝影沒有跨學科的切入,作品就會很像流于表面的技巧和形式的堆砌,沒有內涵和價值,難以吸引觀者更多的目光。像Guancun同學前面自制相機的項目中,就用到了一些物理和產品設計的內容。
自然光線一直鼓勵大家跨學科,但與Guancun同學的想法一致,跨學科留學作品集雖然可以展示學生的潛力,但所有的跨學科應該以項目本身為基礎進行發(fā)散,如果以跨學科為目的刻意地強行加入其他學科,那作品集不僅不能額外加分,反而連最基本的能力都沒有展示好。
所以,我們鼓勵跨學科,但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專業(yè)”科學“跨學科。〗
Q:創(chuàng)作出國作品集期間,專注攝影的過程中有遇到過哪些困難嗎?這些困難時怎么解決的呢?
有遇到一個困難就是我的老師比較“坑”,他會給我一個命題讓我去拍照,但是我看著這題目就是不知道要拍什么。舉個簡單的例子,老師給我一個字:“光”。我就覺得這“光"怎么拍啊,有些時候想不出來,有些時候覺得怎么拍都別扭。
所以學習期間最要命的就是老師給我一個比較大的命題作業(yè),讓我去詮釋這個主題。
這個解決方法只能是先和老師討論,因為我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層次還沒那么高,沒達到老師的那種境地,所以我經常和老師討論,在討論中剖析主題尋找靈感,然后把自己想出來的東西分成幾個點,然后再分成幾個鏡頭去拍。
如果實在拍不出來,老師還會給我看一些別的攝影師的照片和影集之類的,找一些ideal,這樣的話就會茅塞頓開。
Q:在攝影的學習過程中,有哪位攝影師的作品是你非常喜歡和欣賞的,又給了你影響和幫助的嗎?
我在喜歡的攝影師身上受到的益處其實還挺多的。比如我的家人和老師都覺得我的作品有點像愛德華·伯汀斯基拍的一些照片,我自己也覺得有些構圖和線條確實挺像的。
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并不關注任何攝影師,當時覺得拍好自己的風格就行了,發(fā)現自己和一些攝影師的相似之處后我開始思考:“為什么人家能成大家,但我成不了呢?”所以我開始看他們的作品,想學習他們有而我沒有的東西。
后來我就經常去看看愛德華·伯汀斯基的作品,甚至還包括他的網站、他寫的文章、著名的代表作。我會在我和他的作品中找共同點,思考哪些地方是我做到了的,然后再看哪些地方哪些細節(jié)是我沒有做到的,那下次拍照的時候就會注意一點,所以論影響的話,扎克伯格對我影響挺大的。
Q:俗話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以你熱衷于攝影很多年的經歷看,學攝影專業(yè)真的很燒錢嗎?
說實話,這個專業(yè)相比其他專業(yè)確實是有點燒錢的。但是還是要看個人的選擇和方法,其實也可以不那么燒錢的。
比如很多拍的很好的攝影師,其實就買一個膠片機,像小賓得之類的,那樣的小相機也不貴,現在很多二手的相機頂多也就兩千塊錢,然后再花一些膠片的錢就好了,其實攝影也可以非常簡單、簡潔。
機器的貴賤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看作品中反射出來的攝影師的內涵、思想、情緒。
Q:對于想申請海外院校攝影專業(yè)的同學,你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可以分享嗎?
最重要的建議有一點:那就是一定要多讀書!多琢磨大師的攝影作品!
讀什么樣的書呢?讀那種能豐富你對攝影的認知并激發(fā)你想象力的圖書,比如攝影大師的傳記與訪談錄,比如中外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
看什么樣的大師作品呢?就是第一眼看上去你完全看不出來他的照片想表達什么的那種,就是那些看起來貌似特別普通特別常見的照片。看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有什么啊,我也能拍出來。可是一旦靜下心來,凝神注視,就會透過照片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猛然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力量與拍攝者深邃的目光。那一刻,不啻為觀看者最深刻的幸福瞬間。這樣的"幸福"集腋成裘,自我對攝影的審美也就一點一點建立起來了。
以上就是Guancun同學的攝影作品集培訓總結采訪啦~Guancun同學很懂得自己優(yōu)勢,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同時,他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會通過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思考去改進不足的地方,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取長補短,希望大家今后把這種簡單的道理用到作品集創(chuàng)作中。
自然光線為你分享更多話題:
攝影出國留學_就業(yè)_作品集_攝影器材(攝影導師解答如何學攝影)
攝影專業(yè)留學中的建筑攝影,如何判斷一個攝影留學作品集的好壞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