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島設計學院申請季自主命題,提前一個多月上線了!還記得去年被RISD支配的恐懼嗎?還記得當時被大刀闊斧,改到面目全非的作品集要求&自主命題嗎?今年,RISD又帶著“華麗轉身”歸回了,并且,這次的命題更令人無語之改動范圍之廣,不僅從題型和要求上有了大幅度的調整,在作品類型上除了視覺類項目,還首次增加了書面陳述的部分!一如往年一般的貼心,今年自然光線當然也帶著全新的解題思路,在第一時間為大家?guī)砹恕狤ntry自主命題解題思路。
在具體展開分析今年的命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RISD Assignment:
許多藝術院校在針對申請者的考核時,除了要求學生提交常規(guī)材料以及個人作品集外,還會根據各自側重的考核點另外設置一套自主命題,進行更深入和有針對性的考核。
RISD將于今年秋季正式開放,學生將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學習
RISD的自主命題是針對所有本科方向藝術留學申請者的附加考題,每年會根據當下的藝術發(fā)展趨勢以及對學生考核點的變化,設置相對應的話題或者要求,要求申請者統一提交命題式作品,是申請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16——2018這三年間,羅德島一直給出的都是具體的關鍵詞,學生選擇某一個單詞思維發(fā)散進行創(chuàng)作:
2016年-deconstruct、light、contain
2017年-plastic、collect、threshold
2018年-error、verify、forge
2019年,RISD推翻了前幾年的慣用套路,提出了針對Natural Worrld的二次視覺展現,全新的Assignment還差點撞題Parsons Challenge。再加上新的作品集要求,也讓大家看到了RISD致力創(chuàng)新的變化。
2019/2020申請季RISD自主命題要求
從近年來自主命題的調整趨勢來看,RISD的愈發(fā)側重于學生的實驗性和概念性。而2021年的最新考題,同樣延續(xù)了這個趨勢,并發(fā)揮到了極致:本次的自主命題分為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視覺展現的作品,第二部分是書面說明,但同樣是圍繞第一部分的展開延伸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先重點分析第一部分的視覺作品要求。
PART 1:視覺項目
首先確定需要修復的物品,可以使用任何材料或方法對其進行修復。
選擇修復的內容可以是任何東西:從有形物體到無形系統。你可以選擇客觀損壞的東西,或者你個人認為需要修理的東西??赡苁沁^去的藝術品、社會或生態(tài)問題、歷史故事、技術手段等等。
設計過程完全取決于自己,但是修復中應該包括有意的修改過程,能夠區(qū)別于原始狀態(tài)更好的呈現。這個改變可以包含美學,功能,結構或其他任何方面。
視覺呈現方式由申請人決定,形式取決于你如何記錄設計過程和修復的情況。形式可以是文檔、圖片或簡短視頻。我們推薦的文件格式為:jpeg,png,gif,mp4和mov。
首先,我們在通讀全文過后,第一印象會覺得今年的考題格外抽象,沒有具體要求也沒有主題限制,甚至連呈現方式都可以自主選擇,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全文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REPAIR——修復/修理/復原。
在命題要求中的第一句就提到“Identify something that is in need of repair/確認某一樣需要被修復的物體”,所以我們要理解命題的關鍵,可以先從詞意上了解Repair有哪些含義,以下是來自劍橋字典的解釋:
以上兩個解釋從兩個層面概括了Repair這個詞,一層是改變客觀損壞的東西;一方面也表示從非物理層面上去更改錯誤的方式或者做法,以達到修復內在或者外在的目的。
而這也為我們在選題上提供了兩個完成不同的思路。
緊接著,命題后面的內容就圍繞這Repair的主題進行了從內容、形式以及可選擇的范圍上的解釋:Use any material or approach to fix it.——使用任何材料或方法對其進行修復。
這一句解釋了我們創(chuàng)作中可以選擇的材料和方法,和往年的選題一樣,RISD也沒有作出任何限制。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理解為,創(chuàng)作方法和呈現形式不用局限于同學們申請專業(yè)的范疇,可以發(fā)散創(chuàng)意思維;
我們可以結合其它學科的形式或者完全按照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題,有意識的展現我們出作品集項目外其它的特長與優(yōu)勢;
而在材料的選擇上,RISD給學生們的自由度也很高,一些非常規(guī)的材料和呈現方式也是同學們可以思考的角度之一。
第二段給出了申請者在選擇“被修復的物體”的范圍:What you choose to fix can be anything:from a tangible object to an intangible system——你選擇修復的內容可以是任何東西:從有形物體到無形系統。
這一句也非常關鍵,這個可供選擇的范圍其實就對應了前面Repair的釋義,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被損壞的實體物件,但也可以是一些有害的、或者需要被修復的狀態(tài)。
這個范圍可大可小,可以是關于我們個人的,也可以是客觀存在的,可以是一段感情、一種社會現狀、一個人的個人形象,甚至是急需我們全人類去解決的全球化問題。
院校給出的思考角度其實也進一步拓展了我們的選題范圍,相比一些從形態(tài)上去改變和重塑物體,通過視覺改造、材料的選擇、技術介入等等綜合手段,去達到外觀和內在的結合,完成一個整體修復的目的。
最后,這里也提醒大家,切忌將自己禁錮在Repair這個概念本身,比如我們可以設想,Repair所對應的事物/事件,其實也并不一定就是已經損壞的,也可能是“不夠完善”,需要去彌補、調整,使其更加完善的。
but your fix should involve intentional modifications that change the original state for the better——但是修復中應該包括有意的修改過程,能夠區(qū)別于原始狀態(tài)更好的呈現。
最終,無論我們選擇的主題是什么,最終的結果導向RISD還是設置了一定的限制,首先,經過修復這個物體的設計實踐必須是有所改變的,且相較以前更加完善,更加好的。
這個改變和“更好”可以包含外在的美學價值、功能性、結構或其他任何方面。其實也就是說通過我們的設計過程,原始問題得到了解決或者改善。
所以我們的作品不僅僅只是提出問題和修復方案,也需要從創(chuàng)作中真正的去實踐,可以是通過調研、實驗或者最終的落地,哪怕改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從項目作品的角度,必須是一個完整且區(qū)別于原始狀態(tài)的呈現。
how you document your assignment will depend on your repair——視覺呈現方式取決于你如何記錄設計過程和修復的情況。
最后,院校給出了我們在作品提交格式上的建議,這個形式是由我們如何修復的過程而決定的,而非我們申請的專業(yè)緯度,同學們可以選擇照片、文檔、視覺圖像、視頻等等。
PART 2:書面陳述(250字內)
需要以單頁PDF的形式提交書面陳述,深入闡述在上述視覺項目中創(chuàng)作過程,需要涉及以下方面:
1、如何找到問題,并認定為需要修復的范圍;
對于選擇有形物品進行修復的申請人,院校建議在書面陳述中需要包括原始物品的圖像/記錄。
2、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作出的思考;
3、材料的選擇
第二部分的書面陳述也是RISD第一次在自主命題的要求中加入,我們除了要思考通過文字有條理有針對性的闡述設計理念、設計過程,體現設計亮點;
更重要的是,從要求中其實我們也能看出院校側重的考核點,一來是考核申請者看待和思考問題的角度,這一部分可以體現出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藝術素養(yǎng)和批判性思維;
其次就是學生如何綜合利用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創(chuàng)意思維、設計技巧去解決問題,這也是院校非常重視的考核點——動手能力;
最后就是材料的選擇,通過媒介的運用做到抽象概念的視覺轉換,也是RISD近年來一直在不斷深化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命題。
以上,我們詳細分解了RISD 2021 Entry自主命題的考核點和創(chuàng)作要求,以及通過解讀院校的學術發(fā)展趨勢和歷年來的申請經驗,希望為學生們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客觀的建議。
除此之外,自然光線還為大家都帶來了驚喜大禮!RISD自主命題線上大解析,2020/2021美申之路本就困難重重,面對本次RISD的作妖行為,或許你會覺得南上加南?那么這一次,自然光線直接邀請到了來自RISD純藝專業(yè)學姐兼作品集教研導師,從院校+專業(yè)雙重角度同時著手,以球面思維,強勢解讀羅德島今年的作妖小心機!逐字逐句解析命題,從字面意思,到背后的內涵,從文化意識,到藝術想法,帶你全方位扒皮RISD Assignment!對比2016-2020自主命題變化,結合當代藝術的發(fā)展,以及海外藝術院校教學理念的更迭,和自然光線教研中心一起乘風破浪拿下RISD Assignment吧!
課程時間:
6月23日周二下午 15:00
課程內容:
課程主要針對羅德島今年更新的2021年作品集要求和新的附加命題進行詳細講解。通過回顧前年、去年的命題特點,通過案例具體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了解羅德島命題近年的變化。老師會帶學生逐字逐句剖析新命題,分析題目內容,關鍵詞,和以往的明顯差別等,并為學生講解教研團隊老師們給出的幾個創(chuàng)作思路。課程會通過舉例來幫助學生拓展思路,發(fā)散思維,并且對于寫作部分的準備也給出一定建議。還會提醒準備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從而避免的錯誤創(chuàng)作方向。最后課程還將通過新的命題和作品及要求,分析院校對于學生的能力的要求和今年申請的趨勢變化。
課程導師:
羅德島設計學院/純藝術
陳老師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于羅德島設計學院純藝術專業(yè)。陳老師是一位綜合媒介藝術家,對于3D造型,裝置藝術,在實踐上有著豐富的裝作經驗,對于數字媒體,聲音,平面藝術也有著實踐經歷以及理論知識。
她的作品入選過管過美術大展獲獎提名,和多個國內各地的大小當代藝術展覽,設計創(chuàng)新展覽等,在美國許多畫廊,美術館,博物館,聯合國,藝術展會,非營利性組織等多個機構進行過展出,并且參與了美國和韓國的駐地藝術家計劃,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舉辦了個人展覽,在韓國舉辦了三次展覽。
更多羅德島留學申請自主命題相關推薦:
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yè)轉載,如有發(fā)現必追究法律責任。